當地時間11月10日,歐盟法院做出裁定,維持歐盟對美國谷歌公司24.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177億元)罰款的判決。當天,美股大型科技板塊全線走低,納斯達克指數跌超260點,跌幅為1.66%。亞馬遜、谷歌跌超2%,蘋果、微軟跌超1%。
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反壟斷監管壓力不斷提升,硅谷科技巨頭在國內外遭遇的各類調查和處罰頻頻出現。早前有關“蘋果稅”“谷歌稅”受到限制的討論也一度引發市場波動。有券商表示,從目前部分國家在立法決策和法院宣判層面的進展來看,內容商獲得的支持正在逐步累加,全球渠道分成局勢的演變將利好內容研發方。
歐盟法院裁定谷歌不正當競爭,堅持重罰24.2億歐元
當天,位于盧森堡的歐盟法院發布聲明稱,維持此前歐盟對谷歌24.2億歐元罰款的判決。歐盟法院的判決認為,谷歌在商品比價服務方面利用其搜索引擎的優勢地位對競爭對手形成了不正當的優勢,而不是為了更好的結果。
2017年6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互聯網巨頭谷歌罰款24.2億歐元,以處罰其違反歐盟競爭監管規定的行為,谷歌必須在90天內中止不當行為。據悉,谷歌進入購物比價市場后,利用其在網上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操縱搜索結果,不公平地把客戶引向自己的購物服務。谷歌的不當行為涉及到歐洲經濟區的13個國家,包括比利時、捷克、丹麥、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波蘭、瑞典、英國和挪威等。
為了應對歐盟的處罰,谷歌向歐盟法院尋求行動。法院最新裁定認為,通用搜索引擎是一種基礎設施,原則上應該是開放的。谷歌應該對來自外部(第三方)的結果開放并顯示來源,從而增強搜索引擎的可信度。谷歌的不當行為損害了市場競爭,抑制了競爭對手的成長,可能導致創新下降,消費者面臨的選擇變少。谷歌行為帶來的效率不足以抵消對市場競爭造成的負面影響。
針對最新裁決,谷歌仍然可以在2個月10天內向歐盟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但僅限于法律層面。谷歌表示,公司在2017年已經就歐盟委員會的決定做出改變?!拔覀兊呐e措已經成功進行了超過3年時間,針對逾700種商品比價服務,產生了數十億次點擊?!辈贿^,谷歌暫未明確是否就裁決上訴。
近年來,歐盟曾對谷歌在歐洲的三起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罰款,總額達到80億歐元。目前看來,上述罰款仍在谷歌財力承受范圍之內。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20全年總營收超過1820億美元,凈利潤逾400億美元。
不過,歐盟對于谷歌的調查并沒有中止跡象。就在今年6月,因涉嫌通過技術手段在數字廣告領域打壓競爭對手,歐盟表示將對谷歌公司的數字廣告業務開展反壟斷調查。此項調查將主要聚焦谷歌公司是否限制第三方公司獲取各類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序上的以廣告為目的用戶數據,僅將此類數據保留給己方使用,從而扭曲市場競爭。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維斯塔格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歐盟對谷歌公司讓數字廣告服務領域的競爭對手難以參與公平競爭的做法感到擔憂。
科技巨頭們麻煩纏身,內容商獲得利好加持
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歐盟及成員國近年來還對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采取了反壟斷等調查,包括臉書、蘋果、亞馬遜等。
今年4月底,歐盟正式對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這是歐盟首次對蘋果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歐盟委員會表示,蘋果公司限制條款可能會扭曲蘋果設備上的流媒體音樂服務競爭。歐盟數字政策和反壟斷負責人瑪格麗特·維斯塔格稱,根據蘋果對其應用商店的規定,流媒體音樂提供商實際上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提高蘋果應用商店內的訂閱價格,并把蘋果公司收取的30%費用轉嫁給消費者,此外蘋果還拒絕讓用戶了解更便宜的應用,要么流媒體音樂提供商將失去使用蘋果手機的付費用戶。
歐盟成員國方面,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也頻頻出現。今年7月,亞馬遜因為沒有遵守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被盧森堡數據保護國家委員會處罰7.46億歐元。
在法國,競爭管理局6月表示對谷歌公司處以2.2億歐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被認定濫用其線上廣告主導地位。谷歌公司對此沒有提出異議,并承諾將改進其線上廣告平臺的運作方式。據報道,默多克新聞集團、法國《費加羅報》及比利時羅塞爾報業集團于2019年向法國競爭管理局就此發起控訴。法國競爭管理局經調查后認定,谷歌幫助其他網站和應用程序銷售廣告的部分工具使谷歌自家的線上廣告拍賣系統占據優勢地位。僅僅一個月后,法國競爭管理局又宣布,由于谷歌公司未能與法國出版商就新聞內容版權付費問題進行“善意”談判,對該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谷歌隨后表示對法國競爭管理局的上述決定“非常失望”。
為方便監管具有市場主導地位的數字公司,德國今年1月開始實施新的反壟斷法規。德國聯邦反壟斷局已針對臉書、亞馬遜、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5月份,德國聯邦反壟斷局示,已根據反壟斷法規對谷歌公司啟動了兩項調查。這兩項調查將分別就谷歌市場地位和數據處理條款進行深入分析。反壟斷局負責人表示,谷歌提供大量的數據服務,而且谷歌的商業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賴用戶數據的處理。
在美國國內,科技巨頭的行為也逐漸受到約束。為限制企業的壟斷地位,美國總統拜登今年7月曾簽署一項內容廣泛的新行政令,促進美國企業的市場化競爭性。白宮表示,企業的壟斷地位使消費者、員工和小型企業處于不利地位。這項行政令列出了詳細的計劃,包括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互聯網平臺的反壟斷法規。行政令還鼓勵聯邦貿易委員會通過制定有關“不公平數據收集和監視行為”的規則來監管大型技術平臺。
今年9月10日,美國加州法院對蘋果公司與游戲開發商Epic Games公司的訴訟案作出了裁決,法官要求蘋果允許App開發商將用戶引導至第三方支付系統,而不是強迫他們在App Store內購買。而在此之前,韓國國會表決通過《電子通信事業法》修正案,禁止應用平臺運營商利用自身地位強迫開發者使用特定支付方式的行為。這意味著,韓國將成為全球首個限制谷歌和蘋果等科技巨頭在應用商店抽成的國家?!疤O果稅”“谷歌稅”遭遇全球圍剿的討論,一度讓兩家公司股價重挫。
除蘋果外,韓國也曾對谷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出手。9月,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宣布,因谷歌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決定對其處以207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的罰款。據介紹,谷歌阻礙三星等手機制造商生產搭載定制版安卓手機操作系統的手機,限制其競爭對手開發的操作系統進入市場,同時遏制了創新。
中信證券曾在報告中指出,海外反壟斷訴訟案例較多但一般以和解收尾,拆分等極端情況相對較少。針對谷歌等企業的反壟斷調查曠日持久,而之前針對IBM和微軟的反壟斷審查最終仍是以和解收場,上一次出現拆分這一極端情況的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AT&T。海外經驗表明拆分屬于極端手段,更多是雙方各退一步進行和解,而這一般伴隨著罰款和相關企業一定程度上的整改。
首創證券則認為,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反壟斷監管壓力不斷提升。在全球反壟斷的趨勢之下,渠道分成對內容研發商盈利能力的削弱將減少。從目前部分國家在立法決策和法院宣判層面的進展來看,內容商獲得的支持正在逐步累加,全球渠道分成局勢的演變將利好內容研發方。
(編輯:王星)
凡本網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企業觀察報》社有限責任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觀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010-687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