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為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規范校園視力檢測和近視防控相關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兒童青少年健康和權益,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校園視力檢測與近視防控相關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一要嚴禁無資質機構入校開展視力檢測。各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學生近視等常見病監測、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要對相關檢測機構嚴格把關,堅決杜絕無資質的機構入校開展視力檢測。學校開展學生視力監測等工作,應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后開展。
二要嚴厲打擊虛假違法營銷宣傳行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近視防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從嚴查處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愈”“近視克星”“度數修復”等誤導性表述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品進行營銷宣傳的行為。
三要嚴控近視防控產品和服務質量。禁止向校園提供未獲得相關資質的近視防控產品和服務。采用質量認證手段推動近視防控工作,開展教室照明和讀寫臺燈等健康照明產品、桌椅人體工效學產品、眼視光產品、學習用品、驗光配鏡服務等認證,提升近視防控產品質量和視覺健康服務水平。健全政府、行業、社會等多層次認證采信機制,廣泛宣傳獲得認證的眼視光產品和服務。
四要嚴格視力監測數據安全管理。監測組織部門、學校和檢測機構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加強數據采集、存儲、傳輸、處理、應用等全周期安全防護。不得私自對外泄露學生個人和視力等信息,不得與第三方共享用于商業用途,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協同配合,對檢測人員資質、工作流程和方法、質量控制以及近視防控產品和服務提供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和督導,嚴肅處理弄虛作假、敷衍塞責的機構,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據悉,2018年8月,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近視防控工作的帷幕正式拉開。
2021年10月26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指出,2018年至2020年,小學一年級學生近視率大概是14%左右,近三年基本上沒有變化。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下降,近視防控合力增強,綜合防控多措并舉,監測干預能力提升,示范作用取得實效,科普宣教范圍擴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近視防控總體見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現。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0.2%,較2018年的53.6%下降了3.4個百分點。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較2019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但較2018年仍下降0.9個百分點。2020年,全國幼兒園大班6歲兒童近視率與2019年持平,小學低年級學生近視率低于2018年的監測水平。在近視學生中,2020年中高度近視比例較2018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其中初、高中學生的高度近視較2018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
(編輯:王星)
凡本網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企業觀察報》社有限責任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觀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010-68718091。